📢 Gate廣場獨家活動: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參與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並在 Gate廣場發布你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4,000 枚 $PUBLIC 獎勵池!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PublicAI (PUBLIC) 或當前 Launchpool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需不少於 100 字(可爲分析、教程、創意圖文、測評等)
添加話題: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帶 Launchpool 參與截圖(如質押記錄、領取頁面等)
🏆 獎勵設置(總計 4,000 枚 $PUBLIC)
🥇 一等獎(1名):1,500 $PUBLIC
🥈 二等獎(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獎(5名):每人 200 $PUBLIC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相關性、清晰度、創意性)
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含有 Launchpool 參與截圖的帖子將優先考慮
📄 注意事項
所有內容須爲原創,嚴禁抄襲或虛假互動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認證
Gate 保留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radFi 的 $RAD 龍一大幅回調,Kraken CEO 互動的新符文也起不來,可能是時候重新想想 Radio 的鑄造邏輯了。
現在這套機制,其實有點像“只進不出”的內盤 Bonding Curve:
前期大家都能 0.01 sat 鑄造,成本極低;
哪怕最低流動性開盤是 0.04 sat,也等於直接四倍起步。
這樣很容易出問題:
低成本鑄造的用戶集中砸盤,高成本進場的用戶被套,最後演變成一場搶跑遊戲。
也許可以考慮,隨着鑄造進度推進,就開始同步構建流動性、分發代幣,
讓價格和流動性一起慢慢長上去,形成一個健康的換手過程。
這樣既保留了“鑄造”作爲分發方式,又不會導致開盤瞬間大起大落,
說不定是個破局方向。
當然這個想法沒考慮實現難度,留給團隊權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