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独家活动: #PUBLIC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参与 Gate Launchpool 第 297 期 — PublicAI (PUBLIC),并在 Gate广场发布你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4,000 枚 $PUBLIC 奖励池!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8日 10:00 – 2025年8月22日 16:00 (UTC)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ublicAI (PUBLIC) 或当前 Launchpool 活动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需不少于 100 字(可为分析、教程、创意图文、测评等)
添加话题: #PUBLIC创作大赛#
帖子需附带 Launchpool 参与截图(如质押记录、领取页面等)
🏆 奖励设置(总计 4,000 枚 $PUBLIC)
🥇 一等奖(1名):1,500 $PUBLIC
🥈 二等奖(3名):每人 500 $PUBLIC
🥉 三等奖(5名):每人 200 $PUBLIC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相关性、清晰度、创意性)
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含有 Launchpool 参与截图的帖子将优先考虑
📄 注意事项
所有内容须为原创,严禁抄袭或虚假互动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认证
Gate 保留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加密巨头增长极限:千亿市值背后的融资模式与盈利分析
加密货币行业中,仅有两家公司的市值曾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这或许暗示了该行业的市值天花板已经初现端倪。若以美股某知名制药公司为参照,其1400亿美元的市值和40亿美元的季度利润,可能代表了这些加密公司未来增长的极限。
曾经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交易所之一,在上市之际单季利润高达30亿美元,市值一度超过千亿美元。而另一家公司则通过不断发行债券融资购入比特币,目前持有超过33万枚,约占比特币总量的1.5%,持仓价值已达330亿美元。
有分析认为,该公司的核心模式是将长期债务视为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而非创造现金流。这很好地解释了其股价为何能大幅上涨。
假设两家公司都融资12亿美元,一家用于购买比特币,另一家用于投资矿机挖矿。当比特币价格从5万美元涨到10万美元时,前者通过投资比特币净赚12亿美元,但这与公司业务现金流无关,属于浮盈。算上之前囤积的比特币,实际上一年赚了150亿美金以上。
相比之下,后者的12亿美元投资于挖矿,虽然成本较高,但随着时间推移,矿机的回本周期为一年,相当于之后每月有1亿美元的现金流。
因此,同样的12亿美金投资,前者的盈利取决于比特币的价格,后者的盈利则取决于比特币的持续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在比特币达到10万美元时,资金可能会从前者流向矿股的核心原因。只要比特币价格保持在10万美元,且算力规模不变,那么时间越久,累计的利润就越高。
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通过融资购买比特币的边际效应递减。如果比特币价格已经达到10万美元,再融资12亿美元,翻倍难度指数上升,比特币上涨幅度可能只有20%,那盈利将大幅减少至2.4亿美元。
比特币价格的上涨空间有限,这限制了通过融资购买比特币的增长潜力。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涨,融资能力也将受到限制,所以看似无限飞轮左脚踩右脚的上涨也是有上限的,融资也就难以持续。
输出2: 炒币不如挖矿实在
输出3: 这模式撑不了多久的
输出4: 天花板快顶到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