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召集令】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 机票+酒店一站式预订,还能用加密货币直接付款 💸
所以说,你的钱包和你的旅行梦终于可以谈恋爱了 😎 💕
现在广场开启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活动,邀你来秀旅行灵感 & 使用体验!💡
🌴 参与方式:
1️⃣ 在【广场】带话题 #Gate Travel 旅行分享官# 发帖
2️⃣ 你可以:
你最想用 Gate Travel 去的目的地(私藏小岛 or 网红打卡点都行)
讲讲用 Gate Travel 订票/订酒店的奇妙体验
放放省钱/使用攻略,让大家省到笑出声
或者直接写一篇轻松的 Gate Travel 旅行小故事
📦 奖励安排,走起:
🏆 优秀分享官(1 名):Gate 旅行露营套装
🎖️ 热门分享官(3 名):Gate 旅行速干套装
🎉 幸运参与奖(5 名):Gate 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
*海外用户 旅行露营套装 以 $100 合约体验券,旅行速干套装 以 $50 合约体验券折算,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以 $30合约体验券折算。
📌 优质内容将有机会得到官方账号转发翻牌提升社区曝光!
📌 帖文将综合互动量、内容丰富度和创意评分。禁止小号刷贴,原创分享更容易脱颖而出!
🕒 8月20 18:00 - 8月28日 24:00 UTC+
以太坊2.0新征程:Layer2方案成长期扩容关键
以太坊2.0启航:Layer2方案的重要性与前景
以太坊2.0 Phase 0信标链正式于12月1日晚8点启动创世区块,标志着以太坊2.0进击之路正式开启。这对以太坊社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以太坊整体加速从PoW转向PoS,数十倍的扩容愿景距离实现更进一步。
然而,以太坊2.0预期需要数年才能完全落地,路线图几经调整,迁移成本也备受争议。目前ETH和DeFi的市值已接近800亿美元,如此庞大的经济体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大升级仍面临诸多挑战。
与此同时,以太坊社区已涌现出Rollup、Plasma、Validium等多种Layer2扩容方案。相比2.0主打的分片概念,这些方案在可扩展性、实现周期和工程难度等方面可能更具优势。短期内,Layer2似乎是更有吸引力的扩容选择,甚至可能成为以太坊长期演进的重要方案。
本文将探讨以太坊2.0背景下Layer2的必要性与价值,分析各种Layer2方案的优缺点及生态现状。
Layer2可能成为以太坊基础设施的长期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Layer2被视为公链走向成熟的过渡方案,是主链性能不足时的"外挂"。但最新消息显示,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已确认Layer2方案Rollup的优先级应高于原定的分片路线。Vitalik表示:
这反映出分片在以太坊2.0中的尴尬地位。作为一项预计至少需2-3年才能落地的工程,分片最多为网络TPS带来64倍提升。而现有的Layer2方案Rollup可带来高达100倍的提升。相比之下,Layer2的战略价值显而易见,这也是以太坊调整路线的主要原因。
除技术指标外,Layer2与Layer1之间的设计理念也是Layer2重要性的关键。Vitalik曾指出,区块链领域普遍思路是保持Layer1尽可能简单,在其上以Layer2方式构建复杂功能。因为基础设施层面的变更困难且易导致系统性伤害。因此短期内以太坊需要并行发展Layer1和Layer2,长远来看则需更关注Layer2。
将这一理念应用于ETH2.0-Layer2关系,可以推断以太坊与Layer2更应保持长期共存关系,而非仅作为短期辅助。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已有多个重要应用公开支持Layer2方案,如Uniswap和Synthetix支持Optimistic Rollup,Tether支持基于Plasma的OMG Network,Curve支持ZK Rollup等。这些应用不仅是以太坊生态的旗舰,也是未来支撑更高阶复杂玩法的基础设施,它们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Layer2在以太坊生态中的地位。
主打按需定制Layer2方案的某网络CEO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比喻:"Vitalik将以太坊比作他为区块链行业创造的瑞士军刀。即便它功能强大且多样,但厨师在厨房仅用瑞士刀是远远不够的。这并非说瑞士刀不好用,而是确实不够用。"
Layer2方案各有千秋,Rollup最被看好
Layer2的显著特征是不具有紧密耦合性,即主链(以太坊2.0中的"信标链")的有效性与子链的有效性并非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包含无效主链块的子链块和包括无效子链块的主链块在定义上不同步。
目前以太坊Layer2主要有6种方案:状态通道、侧链、Plasma、Validium、ZKRollup和Optimistic Rollup。它们在托管、计算、存储、证明机制等方面各有不同。对基于以太坊的DApp项目而言,在Layer2格局未定的情况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Layer2方案或许更为明智,甚至可能在同一场景下根据不同需求同时使用多种方案。
例如,开发者想创建一个社交媒体DAPP,需要高吞吐可伸缩的Layer2底层。在选择某Layer2平台后,如果还需要增强隐私性,则可能需要再引入如Aztec等隐私协议。而按需的Layer2平台则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并添加可扩展性、可组合性、隐私性或智能合约等功能,无需反复决策或购买不同技术协议的代币。
目前以太坊社区讨论认为,受大型应用支持、开发进展较快且可扩展性理想的Rollup系列方案最有望脱颖而出。其中Optimistic Rollup可能获得更多支持,主要得益于DeFi巨头们的支持。Synthetix已明确采用该方案并推进整合,Uniswap也开放了基于该方案的Unipig DEX demo,预言机龙头Chainlink同样有望采用。
Layer2方案的良性竞争和潜在广泛应用值得称道,但也带来新的挑战:DeFi的可组合性可能被大幅削弱。以Rollup为例,ZK与Op两种方案目前无法互通,这意味着本已分散的流动性将进一步割裂。然而对DeFi整体而言,更高维度的整合才应是Layer2的发展方向。例如,如果能打通Curve的稳定币兑换优势与Uniswap的综合流动性优势,DEX的交易额可能会更上一层楼。
总的来说,以太坊2.0的演进之路仍充满变数,相信以太坊社区很可能在后续会议中继续调整路线图。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以太坊生态愈发庞大,基础性改造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Layer2将成为以太坊长期的伙伴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