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终结与金融资产清算 比特币黄金成非传统避险资产

全球化终结与金融资产清算:非传统资产成为救赎

从二战爆发到特朗普第二次当选,我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超级牛市。这场持续上涨塑造了几代被动投资者,他们习惯性地认为"市场永远不会出问题"。然而,这场盛宴似乎已经结束,许多人可能面临清算。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超级牛市的形成

1939年至2024年的超级牛市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系列彻底重塑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变革,美国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二战后成为全球超级大国

二战将美国推向"自由世界"的无可争议领导者。1945年,美国生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工业产品,控制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出口,并拥有约三分之二的黄金储备。这种经济霸权为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美国积极拥抱全球领导者角色,推动联合国成立,并实施"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注入大量资金。这不仅是援助,更是为美国产品创造新市场,同时确立了文化和经济主导地位。

劳动力扩张:女性与少数族裔

二战期间,约670万名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使女性劳动参与率在短期内增长近50%。虽然战后许多女性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这次大规模动员永久改变了社会对女性就业的看法。

到1950年,已婚女性大规模就业趋势明显,多数年龄段女性劳动参与率增长了前所未有的10个百分点。这标志着美国经济模式发生根本转变。"婚姻禁令"被废除,兼职工作增加,家务劳动技术革新,以及教育水平提高,都促使女性成为经济体系的长期参与者。

少数族裔群体也逐渐获得更多经济机会。这些劳动力扩张有效提升了美国的生产能力,支撑了数十年的经济增长。

冷战胜利与全球化浪潮

冷战塑造了二战后美国的政治与经济角色。1989年,美国已与50个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并在全球117个国家驻扎150万军队。这不仅是为了军事安全,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美国的经济影响力。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进入一个被视为单极世界的时代。这不仅是意识形态的胜利,更是全球市场的开放,美国得以主导全球贸易格局。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企业大举扩展至新兴市场。这是长期政策选择的结果,而非自然演变。例如,在冷战时期CIA介入的国家,美国的进口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在美国并无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

西方资本主义战胜东方共产主义并非仅靠军事或意识形态优势。西方自由民主体系更具适应性,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仍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1979年的"沃尔克冲击"重塑了美国的全球金融霸权,使全球资本市场成为美国在后工业时代增长的新引擎。

这些结构性转变共同推动了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资产超级牛市。然而,核心问题在于:这些转变都是一次性事件,无法重复。现在,两党都在推动去全球化,我们正见证这场超长周期增长的最后支撑被抽离。

未来展望

然而,许多人仍在祈祷市场能回归历史常态。市场共识是:情况会变糟,然后央行会重新放水,我们就能继续赚钱。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简单。

近一个世纪的牛市建立在一系列无法重复的事件之上,甚至其中的一些因素正在逆转:

  • 女性不会再次大规模进入劳动力市场,反而可能因鼓励生育政策而出现回落。
  • 少数族裔不会再次被大量吸纳进劳动力市场,移民政策已成为跨党派共识。
  • 利率不太可能再次大幅下降,通胀已成为政治领导人连任的最大威胁。
  • 全球化进程正在逆转,去全球化已成为主流政策方向。
  • 我们不会再赢得另一场世界大战,甚至可能面临输掉下一场战争的风险。

简而言之,过去一个世纪推动股市上涨的所有全球宏观趋势,现在都在逆转。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经济衰退的影响

当一个帝国步入衰落,情况会变得非常困难。以日本为例,如果在1989年日经225指数历史高点买入并持有至今,36年过去,回报率约为-5%。这就是典型的"买入持有,痛苦不已"。我们可能正走在同样的道路上。

更糟糕的是,我们应该准备迎接资本管制和财政压制政策。当传统货币政策失效,政府可能会转向更直接的金融控制手段。

即将到来的资本管制

金融压制指的是让储蓄者获得低于通胀水平的回报,以便银行能向企业和政府提供廉价贷款,并减少债务偿还压力。这一策略在政府清算本币债务方面尤为有效。如今,这些策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发达经济体,如美国。

随着美国债务负担突破GDP的120%,通过传统手段偿还债务的可能性正日益减少。金融压制的"玩法手册"已经开始被执行或测试,包括:

  • 直接或间接限制政府债务和存款利率
  • 政府控制金融机构,并设立竞争壁垒
  • 高额准备金要求
  • 创造封闭的国内债务市场,迫使机构购买政府债券
  • 资本管制,限制资产跨境流动

自2010年以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有超过80%的时间低于通胀率,这实际上是在强行将储蓄者的财富转移到借款人(包括政府)手中。

退休账户:政府的下一个目标

如果政府无法依靠印钞来购买债券、压低利率以避免债务危机,他们可能会盯上退休账户。未来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401(k)等税收优惠账户将被强制要求配置越来越多的"安全可靠"的政府债券。政府不需要再印钱,只需直接挪用系统中的现有资金。

近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类似的情况:

  • 冻结资产:2024年4月,政府获得授权可以没收外国在美国的储备资产,开创了政府可以随时冻结外汇储备的先例。
  • 加拿大自由车队抗议事件:政府在未经法院审批的情况下冻结了约280个银行账户。

黄金强征与监控

美国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类似行动:

1933年,政府强制要求公民上交黄金,否则面临监禁。尽管执法力度有限,但最高法院支持政府的黄金没收权。

911事件后,政府监控能力迅速膨胀。各种法案赋予政府几乎无限制的权力,可以监控美国公民的通讯、收集电话记录、读书记录、学习资料、购买历史、医疗记录和个人财务信息。

问题不是"金融压制会不会到来",而是"它会有多严重"。随着去全球化的经济压力加剧,政府对资本的控制只会变得更加直接和严厉。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黄金与比特币的机遇

1970年以来的黄金月线图展现了强劲的上升趋势。在当前环境下,最适合购买的金融资产需要具备以下特点:与市场无历史相关性、难以被政府没收、且不受西方政府控制。黄金和比特币是两个突出的选择。

全球黄金储备竞赛

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正在迅速增加黄金储备,以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 中国:2025年1月单月增持黄金5吨,连续三个月净买入,总持有量达2,285吨。
  • 俄罗斯:控制2,335.85吨黄金,成为全球第五大黄金储备国。
  • 印度:排名全球第八,持有853.63吨,并持续增持。

这不是随意行为,而是战略布局。在七国集团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后,全球的中央银行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中央银行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信誉视为继续投资的动机。

2024年,土耳其增加了74.79吨黄金储备,增幅达13.85%。波兰的黄金储备增加了89.54吨,增幅接近25%。乌兹别克斯坦在2025年1月增加了8吨黄金,使其黄金持有量达到391吨,占其外汇储备的82%。这些举措旨在摆脱可能被武器化的金融体系。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比特币的潜力

尽管黄金可能在短期内主导,但其局限性最终将显现。许多中小国家缺乏管理黄金全球物流的能力,这些国家可能成为最早采用比特币替代黄金的群体。

  • 萨尔瓦多:2021年成为第一个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到2025年,其比特币储备已增长至超过5.5亿美元。
  • 不丹:利用水力发电挖矿,比特币储备已超过10亿美元,占该国GDP的三分之一。

随着世界变得更加混乱,各国不太可能将黄金托管给盟友。对于较小的国家来说,比特币提供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方案——它无需实体金库即可存储,无需船只即可转移,也无需军队即可保护。

这一过渡时期将推动我们进入比特币采用的下一个阶段。到2025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转变的开端,阿根廷、尼日利亚和越南等国家的比特币采用率不断增长,因为民众寻求保护以抵御通货膨胀和金融不稳定。

前进的道路很明确:首先是黄金,然后是比特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在日益数字化和碎片化的世界中实物黄金的局限性,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提议变得更加引人注目。

比特币价格达到100万美元的时代即将到来,但需要保持耐心。在此之前,我们可能还需要经历一场严峻的熊市。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Messari:比特币可能到100万美元,但你需要先经历一场严峻熊市

![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GasFeePhobiavip
· 17小时前
牛市一去不复返咯
回复0
月光玩家vip
· 17小时前
不亏这么多年,美帝太狠了
回复0
GasFeeCryvip
· 17小时前
数字货币与黄金或将双涨
回复0
区块烧烤师vip
· 17小时前
牛市已死,btc永生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